2023年校级优秀教工党员—杨洋

时间: 2023/07/18   作者:   点击:

杨洋,女,博士,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态学系专任教师、生态学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兼纪检委员。优秀事迹如下:

(一)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该同志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还是在参加各种政治活动,都能站在党员同志的前列,以身作则做表率。在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工作中,杨洋同志多次主动参加核酸志愿者的工作。她深知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觉悟和境界上要高,在行动上要时时处处先于普通群众,在工作业绩上要优于普通群众,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大境界、大胸怀、大眼界,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杨洋同志还担任了教工生态学系党支部组织兼纪检委员,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仍能积极参与党建活动,认真落实“五化建设”要求和“三会一课”制度,坚决贯彻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主题党日活动,每月按时保质开好主题党日活动,做到了记录准确、真实、完整,材料归档齐全规范党支部五化建设内容。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杨洋同志认识到应把教书育人视为教师的天职。她以德修身,为人师表,始终以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与党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不说无原则的话;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四年来,她主要承担了《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专业英语》、《农业环境保护》、《环境科学概论》、《微生物生态学实验》的本科生专业课程,参与了《生态思维与美丽中国》的本科公选课程、《生态学研究专题》和《修复生态学研究专题》两门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还参与了生态学本科生课程实习、实践等工作。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并不丰富,但她积极主动向其他请教学习,认真备课,查阅书本以外的各种素材丰富教育内容,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规划,努力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坚持上好每一堂课,下课经常与学生交流,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在《微生物生态学实验技术》这门本科实验课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员无法提供课程所需的菌种,杨洋同志就带领自己的研究生提前准备好每次上课所需的菌种,保证每一小组同学都能用到独立的菌株。

她作为19级生态2班班主任,全面系统地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切实抓好班集体的班风学风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加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她不定期走访学生寝室与学生进行沟通,关心学生,与每位学生家长都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大二期间,班上有位同学一心想出国读书,上课经常旷课去学英语,压力非常大,精神状况不太好。她主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最后该学生决定休学回家复习雅思。虽然该学生考起了国外的学校,但因疫情原因没能出去,只能留级到20级。该生在新的班级很难融入其中,与同学关系不好,学生母亲打电话向杨洋同志求助。杨洋同志马上联系了该生询问情况,与年级辅导员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情况。多次与该生谈心谈话、保持微信和QQ联络,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帮助。杨洋同志严谨的教学作风、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以及热忱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赞誉,在2019年获得学院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三)勇于探索,致力于科研研究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杨洋同志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近几年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701366)、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0A20108,子课题三负责人)、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0JJ5251),以技术骨干的身份参与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湘江流域区域产地镉砷污染活化及调控机制”子课题“生态和农艺因素驱动农产品镉砷累积的关键界面过程与调控”(2022YFD1700102-0X),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495)。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ood Chemistry》、《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Chemosphere》、《生态学报》、《土壤通报》等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同时她积极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每年指导多名本科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已联合培养1名博士研究生和2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并指导1名本科生获得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指导1名研究生获得湖南省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杨洋同志潜心科研、脚踏实地,不盲目追逐热点,不随意变换研究方向,一直从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修复后污染生物质的处理与资源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课题都是在野外大田中开展的,她看似柔弱但与农民和土地打交道,是她科研工作里的日常。面对作物种植、管理、收获等一系列艰苦又繁杂的工作,尽管日晒雨淋她也从来不喊累,亲自带领学生在田间地头奔忙,给学生示范、认真指导学生进行田间试验。真正做到了将科研“种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始终坚持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投身、扎根基础研究领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力前行。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