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蓉老师J WATER PROCESS ENG:生态沟渠设计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经济增收

时间: 2025/04/11   作者: 黄振蓉   点击: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黄振蓉老师课题组在水环境领域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IF6.3)上发表了题为“Study on the economic advantages of ecological ditch and the impact of remov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paddy field drainage”的论文。该研究通过种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并结合鱼、虾类养殖以及季节性蔬菜种植的生态沟渠设计,实现了农田排水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的高效净化,且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一成果为缓解农业面源污染(ANSP)提供了有效的生态解决方案,同时为农业系统带来了经济收益。


图文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沟渠能有效降低农业排水中的TNTP浓度,其中TN去除率在94.8%-97.0%TP去除率在88.8%-94.0%之间。此外,苦草的生物量从4月的0.54±0.47 kg/m²显著增长至11月的1.86 ± 1.05 kg/m²,并通过光合作用提高了水体中溶解氧(DO)水平和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促进了沉积物中微生物的活性,进一步改善了水质和沉积物环境。

图1 4月至10月生态沟渠对TN和TP去除的影响

图2 生态沟渠中苦草的高度(a)、数量(b)和生物量(c)的变化


3生态沟渠中水质、沉积物及苦草生长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生态沟渠的总投入成本为1958元人民币,主要包括人工成本、苦草购买成本、蔬菜种子或幼苗成本、鱼苗成本以及化肥和农药成本。农产品的总价值为3002.5 ± 340.7元人民币,产出/投入比为1.53±0.18。表明生态沟渠不仅提供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还提高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通讯作者:

黄振蓉,湖南农业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IFIBIOP国际生物过程学会会员,中国植物学会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生态修复、水生植物-微生物互作。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Water、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科基金、省水利厅项目、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省教改项目等研究课题近10项。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