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

时间: 2025/11/13   作者:   点击:

  一、专业历程

环境工程专业其创建可以追溯到1973年设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室。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8年设立农业环境保护专科专业, 1994年升为农业环境保护本科专业(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1995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4年获得环境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设置农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成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成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20年环境工程专业成为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环境/生态学科进入ESI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全球前1%,并支撑了我校化学、工程学2021年进入ESI全球前1%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湖南,辐射全国,服务三农,培养具备人文修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基础知识,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技能,能进行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也能在政府部门、工程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从事环保、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的环境工程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师资力量

本专业目前拥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缘广、勇于创新、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9人、实验师1人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硕士学位者3人。学缘来源广,非本校学历者占95%以上,留学归国者或国外访问学者6人,博士导师11位,硕士导师21位,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杰青、省优青等荣誉称号近30个。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获得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项,主参编教材6部,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5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科研成果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门,获批省级教改课题4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2本。

  四、主要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农业环境污染修复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环境规划与管理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导论、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环境工程CAD、电子电工技术、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基础实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专业专题讲座

专业实践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工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五、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教学和科研用房1200m2,一栋独立的建筑面积为500 m2的环境综合科研楼、一块占地15亩的校内实验基地和占地30亩的省部共建工程实训中心;拥有农业典型污染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湖南省国际合作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环境保护畜禽养殖与农业种植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等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方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校厅级教学科研平台和环境污染治理联合实验室等3个校企合作科研平台;还拥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CAD绘图室、微生物实验室、毒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拥有环境工程实训中心、长安基地、浏阳教学科研基地、星沙税务、南岳树木园、长沙市固废处理中心等30多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完全满足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验、实习、实践的需要。

  六、就业与深造

近年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就业渠道,个别同学出国深造,就业率超过90%。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级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中心等政府部门,大型国企及科研院所,环保企业与工程公司等。

本科毕业生每年约有30%以上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的去向主要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重点大学。

  七、奖助学金

除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外,学院还有环境工程专业杰出校友和企业捐设的环保助学基金2项。


点击下载文件:

上一篇: 生态学

下一篇: 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