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共绘发展新蓝图 ——湖南农业大学环境与安全类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 2025/11/11   作者: 蒋娇莲,黄红丽   点击: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部署,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专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长沙融城花园酒店顺利召开。与会人员涵盖校外专家、校内资深退休教授、学院领导及相关专业全体教师,会议旨在共同探讨新工科与新农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环境与安全类专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及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

会议由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办,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研讨会伊始,院长周耀渝教授发表了开幕致辞,强调了推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三个专业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与农村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赋能新质生产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的关键举措。


聚焦核心,精准把脉:专题报告引领深度思考

在专题报告环节,学院副院长雷鸣教授和环境科学专业负责人陈安伟教授分别做了主旨发言。雷鸣副院长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汇报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情况。陈安伟教授则介绍了专业发展及调研情况,对几所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与比对。

凝聚共识,擘画未来:研讨环节共商发展大计

在随后的自由研讨环节,与会教师与专家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大家围绕 “专业特色凝练”、“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初步达成以下共识:

1)坚持特色发展:打破专业壁垒,推动环境与安全学科深度融合,并主动与学校的大农学、生态学等优势学科交叉,打造“农业环境治理”与“涉农领域安全”的鲜明特色名片。

2)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拓展与环保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农业产业园区的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引入产业导师,共同开发课程,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力争早日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3)推动数字赋能:在课程教学中增加计算模拟、智能监测、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内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适应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新能力。

4)引进高层次人才: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催化剂,高层次人才能迅速推动专业向前发展,在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注重学院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希望兄弟院校和同行大力推荐。


会议最后由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书记罗琳教授作总结讲话,他围绕学科发展、学科优势与不足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总结性发言,同时也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湖南农业大学环境与安全类本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更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推动环境与安全类专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安全发展事业贡献“农大力量”。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