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1951年3月湖南农学院成立之始就设有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后更名为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现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1983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土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获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批准设立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12年在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七;2017年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估中进入学科前30%,列为B类。
随着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强,学科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学位)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专任教师34名,其中外专“百人计划”1名、神龙学者2名、教授12名(二级教授4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名,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4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名、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研究团队PI 1名、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校级拔尖人才1人、校级“1515“青年人才创新团队2个。近年来,紧紧围绕解决区域土壤生产力、肥料利用率、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率低以及农田面源和重金属污染严重等问题,从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开展攻关研究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专业教师共主持和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子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30余项。目前正在主持和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2项、子课题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29项、其他项目16项,年均到位经费达900余万元;出版著作13部,编写教材8部。共发表和交流科研论文397篇,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的10篇,被SCI、EI、ISTP收录120余篇。
二、学科方向
1、土壤学
土壤学以“土壤物质运动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主要研究土壤组成、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发生与演变、土壤分类和分布、土壤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障碍因子、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现已形成土壤化学、土壤发生与分类、土壤肥力与培肥3方面研究团队。目前,本方向共有12名教学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2、植物营养学
主要研究植物体内、植物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转化与交换规律及调控技术,研究领域包括植物营养生理、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植物营养生态、植物根际营养、肥料学与新型肥料的研制、现代施肥技术、植物养分资源管理与利用等。现有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学、植物营养生态与资源利用、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现代施肥技术3个优势研究团队。本方向共有教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3、农业环境保护
主要研究农业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害机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控与农业生态建设等,研究领域包括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农业生态调控与保护、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现已形成农业污染减排、重金属污染修复、农业典型污染环境行为3个优势研究团队。本方向共有教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正高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
4、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
主要研究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土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水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等领域,以农业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为特色和优势。研究内容包括土地/土壤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保护与管理及其信息技术应用,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现已形成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土地信息技术及应用、水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四个研究方向。本方向共有教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