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彭慧 职称:讲师 电话:13974873460
E-mail: penghui330@hunau.edu.cn
个人简介
彭慧,女,1981年生,博士,讲师。2007年进入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控制与水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几年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一项,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主要承担《现代工程制图》、《环境工程CAD》、《环境工程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工作经历
2009.11至今,湖南农业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讲师
2007.07至2009.10,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助教
教育经历
2015.09至2020.06,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学,博士
2004.09-2007.06,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硕士
1999.09-2003.06,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
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现代工程制图,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CAD,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科学研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371642,沉水植物克隆整合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响应机制及其生态效应,2024.01-2027.12,参与。
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8C0169,基于非结构性碳分析的黑藻芽孢越冬条件研究,2019.03-2020.12,主持。
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8JJ3240,农业面源区域氨基污染源对大气细颗粒物的贡献率研究,2018.03至2020.12, 参与。
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6C0761,长沙市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及区域扩散预测,2016.09-2018.08,参与。
5、湖南农业大学杨仁斌环境科学基金项目,14YB15,基于模拟条件下的景观植物群落净化城市大气污染物特性及群落配置模型研究,2014.06-2018.06,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475, 水稻-土壤界面Fe、Mn、As耦合及其阻控As迁移机制的研究,2016.08-2020.12, 参与。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108178,禽畜粪便堆肥对印度芥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铜锌迁移转化的影响,2016-2018,参与。
8、湖南省农业厅项目,湘财农指[2014]137号,灌溉水镉污染净化和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研究,参与。
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2008ZX07212-0105,湘江流域重金属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参与。
10、环境保护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9093,亚热带农业污染系统控制技术研究,参与。
11、湖南农业大学青年项目基金,08QN29,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力修复研究,主持。
获奖及专利
1、 湖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四项全能比赛英文演讲十佳、多媒体课件制作十佳(2008年);
2、湖南农业大学“树师风、正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三等奖(2008年);
3、湖南农业大学第八届优秀教学质量奖(2010年);
4、湖南农业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2010年);
5、湖南省高等学校第十届“中南杯”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2010年);
6、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校工科组优秀奖(2010年);
7、湖南农业大学第一批优质网络示范课程(2015年)。
8、湖南农业大学讲课比赛二等奖(2020年)
主要论文
(1) Fu, Hui; Zhou, Ye; Yuan, Guixiang; Peng, Hui; Wu, Aiping; Li, Wei; Jeppesen, Erik ;Environmental and spatial drivers for wetland plant communities in a freshwater lake: Reduced coupling of species and functional turnove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21, 159: 0-106092
(2) Peng, Hui; Ge, Dabing; Yuan, Guixiang; Zou, Dongsheng; Fu, Hui; Jeppesen, Erik ; Effect of clonal fragmentation on the growth of 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 at contrasting nutrient and light conditions, Hydrobiologia, 2021, 848(4): 903-912
(3)Xiaoyao Tan; Guixiang Yuan*; Hui Fu; Hui Peng; Dabing Ge*; Qian Lou; Jiayou Zhong; Effects of ammonium pulse on the growth of three submerged macrophytes, PLOS ONE, 2019, 14(7): 1-18.
(4) Chunhao Dai; Shaojian Huang; Hui Peng*; Kexin Yi; Yaoyu Zhou*; Pufeng Qin; Particulate pollution statu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during 2015-2016 in Hunan, China,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2019, 10(3): 739-748.
(5) Chunhao Dai; Shaojian Huang; Yaoyu Zhou*; Bin Xu; Hui Peng*; Pufeng Qin; Genyi Wu; Concentrations and emiss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ammonia from extensive livestock farm in South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9, 26(2): 1871-1879.
(6)Hui Peng,Yunguo Liu*, Guangming Zeng, et al. Biosorption of Cu (II) and Zn (II) by intact and pre-treated biomass of Oscillatoria plancton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2009, 38(1/2): 1-14.
著作教材
罗琳、颜智勇、戴春皓、黄红丽、彭慧、廖婵娟,《环境工程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464千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