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学院2006年学生工作总结

时间: 2007/12/31   作者: xgz   点击:

资源环境学院2006年学生工作总结

 

二ΟΟ六年,我们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指导处、校团委以及院党总支、院行政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载体,按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崇尚法制、拓展素质”的方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日常管理、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双周日晚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

我们坚持双周日晚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大学生学习时事政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及政策等主要内容,指派高年级同学、干部或党员参加低年级同学的学习与讨论,高低年级交叉学习讨论,并改变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演讲、辩论及晚会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丰富政治学习形式;实行了团支部书记责任制,努力搞好班级民主生活会,切实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培养党的后备力量;将团总支、学生会每两周的检查情况统计汇总及时反馈到班级,增强了学习与讨论的针对性,同学们参与意识强,讨论发言积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积极组织政治理论中心学习小组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团总支制定了中心组的学习计划,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学院派出理论水平高,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以及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学生党员参加。200611月份开展了中心组学习的一系列活动,通过授课、交流心得、观看电教片、人文讲座、规定学习范围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团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引导团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对成员严格考查,以卷面分、学习心得、考勤表现三项进行终合评定,发放结业证书,使中心组团员基本掌握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院关工委组织了两期学习“八荣八耻”之“祖国在我心中”专题讲座,特邀嘉宾为抗美援朝老战士、校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黎觐臣老师及原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屠敏仪教授和原湖南农学院畜牧水产系副主任郑明高教授,关工委分会罗国才老师等老同志都出席了讲座,展示了老教授为祖国奉献个人青春的人格魅力。通过讲座使大学生感悟到了事业、爱情以及人生价值的真谛,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达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共产主义的良好教育目的。开展了“八荣八耻”之“祖国在我心中”的征文比赛,评选了一批优秀论文,并给予了表彰。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

在新生入校后,我们开展学生党员“一帮一”活动,即一个学生党员联系一个班或一名普通学生,介绍学生党支部基本情况和入党基本程序,在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书后,选派新生参加中心组学习;团总支选拔优秀团员到党校学习培训,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指定培养联系人,定期考核,在经过半年以上培养后,推荐并考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积极分子。

一年来,我们共选送了174名积极分子参加校党校培训,重点考察了176名,发展132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到2007131日止,我院学生党员人数达166人,学生党员比例已达为18.56%

三、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以学习为天职,明确学生干部的资格条件,学生干部首先必须是合格的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首先各门功课必须合格,为此,我们对第六届学生干部作了调整,有22个学生干部重点去抓好自己的学习,其他干部重新分工,即精简了队伍,又促进了学风建设。

二是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聘用部长以上干部。由各班民主推荐、学生自主申报、述职答辩、代表投票测评等程序产生部长以上干部,再由部长组阁,举办了干部培训班,明确学生干部职责,调动了学生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了《干部考核条例》,充分发挥团总支、学生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引导”的“四自”作用,端正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促进沟通交流,提高干部素质,强调团结协助,增强学院凝聚力,引导干部争当先进,树立了干部队伍整体的良好形象。团总支获得“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学生会获得“优秀学生分会”荣誉称号。

四、学风建设

一是抓好课堂纪律。我们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抓,一方面要求任课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另一方面学习部每天都对课堂进行抽查,学习委员每天对本班课堂进行严格的考勤登记并请任课老师如实核对并签字,每周将老师与学生的考勤情况及时汇总。

二是制订了大学生请假制度。设计了请假专用的登记表,规定我院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得请假。因特殊情况必须离开学校时,必须办理请假手续。二日以下由政治辅导员老师签字批准;三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签字批准;十六日以上至六十日以下必须由党总支书记批准;六十一日以上由党总支书记签字批准后,报学生工作部部长审批,再报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审批;三个月以上必须办理休学手续。有力地控制了擅自离校外出和随意旷课现象的发生。

三是邀请专业老师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使新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本专业的的发展动态和学习内容。

四是在第九教学楼为一、二年级大学生开辟英语早读和晚读教室,并安排学生干部考勤。2006届毕业生四年总过级率达到68%,位居第一。2004级英语一次性过级排第十名,2006年英语过级综合排名第六名。

五是每周召开班长和学习委员例会,公布考勤结果,加强班长和学习委员责任,早自习出勤率得到逐步提高,缺课率明显下降。

六是采取谈话引导,端正学习态度。对于学习上放松和长期缺课的学生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引导,使这部分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努力解决他们的思想顾虑,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七是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提供考研交流平台。2002275人中有177人报考研究生,2003238人中有113人报考研究生,2006届毕业生共有83人被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录取总人数位居第一。

五、日常管理工作。

学生宿舍管理目标是“日管工作制度化、人性化”。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集中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作风纪律。完善了《寝室扣分量化标准》、《日常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各栋宿舍成立日管督导小组,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同时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责任到人,与学生党支部工作紧密结合。举办了以大一新生为主体的“寝室文化设计大赛”,评选了一批优秀寝室。

六、关心特困、生病住院和有特殊心理的学生。

一是主动关心特困学生,积极为特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公正、公平、公开评定政府助学金,积极做好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工作,健全特困生数据库,加强对勤工助学岗位工作的检查力度;二是主动关心生病住院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及时看望和照顾生病住院学生;三是积极做好有特殊心理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选派一名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培训,执行“五个一”机制,即“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整套方案、一抓到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七、文体活动、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活动

1、文化艺术活动。我们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全力打造“绿色·爱·希望”文化艺术周,第二届“色彩飞扬”环保时装秀、“爱与拯救”环保图片展、“环保杯篮球联赛”等系列主题活动,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举办了六院迎新晚会。

2、学术科技节。在院领导高度重视及各位专家精心指导下,在湖南省2006年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2004级环境工程专业一班曾东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在学校“求真杯”作品竞赛中,有12个项目获得首期资助,4项获得二期资助,2005级环境工程专业甘树等同学的课题获得一等奖,2003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邓集权等同学的两项课题获得项三等奖;2006科技节获得优秀组织奖、优胜杯。还积极动员学生参与“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积极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选了一批优秀调查报告。

3、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在一年一度的校体育运动节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组第二名、男子组第四名;学生女子组获得篮球赛冠军;学生男子组获得足球赛冠军;

八、社团活动。

全面推行素质拓展计划,积极组织青年志协、蓝韵文学社、三农学社、心理健康协会、书画协会、英语空间、FLY艺术团共七大社团的活动开展。青年志协宣传环保理念,参加无偿献血等;蓝韵文学社开展系列文学讲座;三农学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增强关注“三农”的意识,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书画协会举办“书画风韵展”及书画讲座;英语空间组织同学们积极开展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朗诵比赛及英语话剧比赛等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艺术团队员积极准备小品、舞蹈等艺术表演节目;心理协会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节”系列活动;“三农学社”获得“校园十佳院级优秀社团”荣誉称号。

八、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经常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督促相关毕业生参加毕业前的补考;完善资环网站,将准确的就业信息、毕业生信息及时上网;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公告栏,收集并及时公布就业信息;建立“导师联系毕业生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就业实行责任制,;积极抓好就业市场建设,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突出毕业生就业政策、择业技巧、择业观、事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宣讲。通过全体教职员工和毕业生的共同努力,2006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6%,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九、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培训,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办学思路,争取校企合作办学,设立校外奖学金,促进大学生就业;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做到全员参与,全员育人。

 

                                      资源环境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二ΟΟ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点击下载文件: